各位师生:
12月2日是第13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主题为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为营造安全稳定的交通安全环境,预防校园交通事故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现就有关事项提醒如下。
一、选择机动车出行时
1.全员全程系好安全带。驾驶车辆或乘坐车辆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也是“生命带”,前排后排都要带,正确佩戴安全带可以防止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在发生事故时减轻受伤程度。
2.文明礼让行人。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3.文明规范停车。文明停车靠大家,不“一车占两位”。如临时停车要选择机动车位,车内应放置挪车电话,请勿乱停乱放。
4.拒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酒驾、疲劳驾驶会让驾驶员判断和操作能力降低,换挡不灵准、驾驶动作呆滞,会出现操作错误,严重时会丧失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5.驾车时不看、不接打手机。驾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精力分散,妨碍司机对路面情况与周边环境的观察,一旦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将会大大削弱驾驶人的应变能力和反应时间,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6.禁止乱鸣笛。机动车乱鸣笛影响学校的正常的上课秩序,在教学区周边禁止鸣笛。
7.莫当“路怒族”,莫开“斗气车”。“路怒症”会让驾驶的车辆随时转换成暴力工具,破坏性不容小觑。开斗气车更是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驾驶人也会因造成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选择非机动车出行时
1.各行其道,切勿逆行。非机动车驾驶者要遵守各行其道原则、右侧通行原则以及安全通行原则,在外出行要走非机动车道,不能在机动车道上逗留、逆行。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要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下车推行、走斑马线、不要斜穿,尽量减少在马路上的逗留时间;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要注意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行。切记不可图一时之快,抱着侥幸心理闯红灯。
2.拒绝违规装载。电动自行车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原因,稳定性相对于轿车较差,当车辆超负荷载重、载人时,操作难度和制动距离都相应增加,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反应,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3.注意车辆盲区。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人的视线盲区导致的,特别是大型车辆,盲区会更多。车有盲区,但人无盲区,请与大型汽车保持安全距离,当大车转弯时,不要试图抢行、不要试图超越。
4.切勿酒驾,安全第一。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直接影响驾驶人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视野也会大大减小,视像模糊,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此时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危险系数大大提高。所以大家请勿酒驾,安全行驶。
三、选择步行出行时
1.左右观察、安全通行。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先观察左右两侧车辆通行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通过。
2.不乱后退、快速通行。穿越马路时,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不要在斑马线上闲庭信步,以免信号灯结束时,行人还在路面上,与正常通行的机动车发生冲突。如果红灯亮起时行人仍处于机动车道上,千万不要后退,以免发生危险,而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前行,直至通过路面或在道路中心线等待下一绿灯亮起后再行通过。
3.小心等候、耐心通行。在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处,一般都设有行人等待区,在红灯时,行人应该在等待区等待通行。在未设等待区的地段等待通过时,注意转弯车辆,行人不要靠路边太近,以免机动车转弯时,车辆后轮对行人造成碰撞或碾轧。
4.不玩手机、谨慎通行。很多人走在路上喜欢玩手机,接打电话。这样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记住:不要玩手机、不要追逐打闹、不要从车辆缝隙中穿过,也不要犹豫过马路或行动过于急速。
5.勿贪方便、翻越护栏。行人横过马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一定不要随意横穿及翻越护栏,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